看完了《虎媽的戰歌》...以中國人(華人??)的思維..感覺一點都不吃驚啊...

這種高壓統治..言語暴力的教育方式..不就是我們小時後的翻版嗎?

好吧..或許因為要出書所以有些渲染誇大...是聳動偏激了點..

更不要說在歐美這麼崇尚開放自然與人權的國家中..

我們這種高壓教育是怪獸...甚至是一種虐待..

「虎媽家規」:不准在朋友家過夜、不准打電動、不准選擇自己想要的課外活動、不准拿低於A的成績等等。

我個人對於不准在朋友家過夜、不准打電動是贊成的...

[不准在朋友家過夜]是因為安全問題..尤其我的都是女兒..

[不准打電動]是因為電動遊戲大多是暴力..色情...當然如果是瑪利兄弟或小精靈或魔術方塊..加上限制時間..應該就可以吧

[不准選擇自己想要的課外活動]..這點我就無法認同..虎媽的想法...是認為既然要花時間...就要有意義..不能只是玩樂休閒..

這就是為何虎媽選擇音樂..而且以得獎與公開表演為目標...後來因為小女兒不惜革命極力反抗..才放棄音樂而改打網球..

虎媽又汲汲營營想要培養成網球選手...

[不准拿低於A的成績]..我也贊成阿...我也不希望孩子成績差阿...而且對於低分數..虎媽會一起找出問題點..方法與陪伴..來達到目標....這不就是父母該做的...很不錯阿..總比那些孩子成績差就一昧怪老師或安親班的怪獸家長好多了吧...

至於極端的言語暴力...雖然虎媽有她的理論..認為用激將法..

因為她從小就是這樣被激出來的..

而且似乎她個人成就就是這樣被激發出來..所以認為2個孩子也可以是用這一套..

表面上看起來...好像成功了...老大的音樂成就很棒...

我只能說...虎媽是幸運的...簡單來說..老大吃這一套..所以潛力被激發..

老二就是激將法與高壓統治失敗的例子..極度反抗...變成家庭革命..

嚴重衝擊親子關係...還好沒有演變成青少年的行為偏差...

讀者不要執著在書本前2/3 那些聳動誇張的敘述...

到了最後1/3...虎媽終於了解對於二女兒..她的方法是錯誤的..妥協了..

也懺悔了...

真的...以我來看..不難理解虎媽..可能我骨子裡也有虎媽的基因吧

劉軒寫了一篇有關虎媽的感想 [怎麼養孩子?當父母,或當教練]

很貼切...大家看了就更能了解華人父母的思維..

摘取重點:

音樂教育過程 虎媽當打仗

從這麼相似,甚至堪稱是「過來人」的角度看,《虎媽的戰歌》究竟講的是什麼?其實,這本書最大的篇幅,是虎媽對兩個女兒的音樂教育過程。

蔡美兒自己沒什麼音樂訓練,但她從慎選老師到天天陪孩子練琴,都不惜時間和金錢。她每天寫許多頁的「手記」給女兒,叮囑她們練習時要注意的事項(光是這些筆記就足以累積成書)。她把每個比賽和演出都視為天大的任務,把別家的孩子都當作敵人,把音樂形容得像是場非贏不可的戰爭。

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:每當全家出國旅行,儘管會打亂行程,為了讓女兒每天都能練習,虎媽還是堅持花時間去借鋼琴。這種接近強迫性行為的訓練方式,實在令人咋舌,也使許多老美錯解為「霸道的中式教育」。實際上,不要說一般父母做不來,光是想就累歪了!

雖然虎媽的手法極端,但她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價值觀不難理解。我甚至只要用一個小技巧,就可以讓老外立刻了解虎媽的行為──

只要把「母親」這個名詞換為「教練」,「孩子」換為「選手」,就成了!

 

華人與老美 身分認定有別

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,教練永遠應該對選手有最高的要求,永遠應該鼓勵、推進、甚至強迫選手挑戰自己的極限。更重要的,教練應該對選手保有最深的關懷,甚至把選手當作「自己的孩子」…

看到這個界線的模糊點了嗎?蔡美兒在書中所列出的所謂「中國式」教育態度,其實都是美國人所能夠接受的「教練」形態。

美國父母是孩子的朋友,永遠以愛為出發點支持孩子的決定,也縱容他們自由發展。中國父母則像是教練一樣,鍥而不捨地在一旁檢討、督促、激勵,永遠在push孩子跑更快、跳更高(讀更多書、做更多習題),雖然要求很高,但也不惜為他們的寶貝選手隨時奉茶、搧涼、綁鞋帶…

哪個比較好?我必須承認,除非天生有過人的毅力,我們都需要教練來克服惰性。前兩年就有個研究顯示,以體重而言,有教練督促比沒教練督促之下的減肥計畫,效果相差27%。尤其在職業運動領域,教練的精神支持和照顧是必要的。

 

嚴格訓練 無非天下父母心

古典音樂的練習時數與訓練規格,跟職業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,也難怪許多偉大音樂家和運動員背後,都有個歇斯底里、比教練更像教練的老爸老媽。在這一點,我必須說,虎媽實在令我佩服。她若是改行當個executive coach,一定「錢」途無量啊!

被餵食大的孩子 適應力差

我個人認為,接觸古典音樂確實能夠加深一個孩子的文化底蘊,成為一種理念的基礎,即使未來孩子喜歡的是另類音樂,也都能以更深的層面欣賞。

但我不認為,每個孩子都能透過練琴鍛鍊出自律的能力。無論是鋼琴、圍棋、心算,太多小時候補習補到吐的孩子,到了大學的自由環境反而無法適應。

我自己就認識兩個年輕人,小時候幾乎是被「餵食」大的,按部就班的教育之下,各類的造詣都相當不錯,一進大學,少了父母在旁邊盯,反而不知所措,亂了分寸,最後被勒令停學一年。

一套管教 順與逆兩種成果

《虎媽的戰歌》出版不久,蔡美兒的大女兒Sophia便在紐約郵報上,給她母親寫了一封公開信。對於外界的批評和揣測,例如說虎媽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,一定有憂鬱症等等,Sophia做了幽默的反駁。而在信的結尾,她說:

「我覺得大家都渴望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…也許追求諾貝爾獎和跑去跳傘,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。對我來說,它不是成就或自我滿足,而是當你知道你已經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推到了潛力的極限…為了這個,虎媽,感謝您!」

好棒的信!文筆也流暢得無可挑剔。聽說Sophia立志成為作家,而虎媽也在書中多次說,大女兒是乖巧的、永遠配合的那一位。「她了解我有時會不理智,要求過分,而她每次都縱容我…」

虎媽的小女兒Lulu則完全相反。她從在肚子裡就愛踢,個性一向倔強,3歲就敢跟虎媽站在雪地裡對峙。但虎媽說她的音樂裡有一種天然的奔放,藝術性勝過姊姊。可惜她愈大愈叛逆,甚至氣憤地對母親說:「妳逼我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妳自己!」

遇到委屈時 請站在我這邊

有一次,為了應付一個演出,虎媽臨時找了一位代班小提琴老師給Lulu上課。那位老師顯然很不專業,態度又刻薄,使Lulu備受委屈,但虎媽沒即時保護Lulu,反而責怪女兒不配合。這件事過後,Lulu對小提琴的熱度便直線下滑。

從這裡我們學到一件事:一個好的教練可以對自己的選手做各種霸道的要求,但若是碰到外界不公平的待遇,教練一定要站在選手那一邊。若是選手在球場犯規時,教練反而去護衛對手,那他就休想再獲得球員的信賴。

教練如此,父母更是如此!血濃於水,遇到不平,父母永遠得保護孩子。我相信虎媽回述這段故事時,一定也了解那成了她與Lulu之間的致命傷。兩人後來徹底吵翻,虎媽經過一陣崩潰之後終於認輸,允許Lulu放棄小提琴,去學她自己想學的的網球。

其實Lulu也沒全然變壞,她的功課還是名列前茅,而虎媽後來也發現女兒面對網球非常好強,即使在球場挫敗也不氣餒。但當虎媽情不自禁想插手指導女兒如何發球時,Lulu立刻喝止:「不要這樣!不要讓舊戲重演,糟蹋了我的網球!」

 

尊重她支持她 媽媽放輕鬆

最後,虎媽學乖了,學會尊重女兒們的自然發展,也在這個覺悟之下,寫了《虎媽的戰歌》。只有讀完這本書,才會知道那是她的懺悔和反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昀晞的辣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